談起中國首富,許多人會說是馬云、王健林等人,其實在中國還也隱形首富,就算把馬云和王健林加在一起也不一定比得上他有錢,只是如今許多人不知道他而已。
此人就是有著“糖王”之稱的黃奕住,他出生于1868年,是福建南安市金淘鎮(zhèn)人,他的祖輩曾當過高官,到了他的父輩這代已經沒落了,小時候他甚至連私塾都上不起。
不得已輟學幫助父母種田,12歲時他學習理發(fā)手藝,3年后出師成為一個剃頭匠,每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吆喝生意,盡管有手藝傍身,但生活依然貧困,黃奕住一直渴望改變貧困的現狀。
他在理發(fā)時從人們的閑談中得知南洋有發(fā)財的機會,于是他決定闖蕩南洋謀生,1885年,他帶著父母變賣家產換得的36個銀圓,到了新加坡,后來又輾轉到爪哇的三寶壟市。
在南洋黃奕住還是靠理發(fā)謀生,后來他覺得一直給人理發(fā)發(fā)不了家,有了一定的積蓄之后他跟一個朋友一起當了小販,靠著日積月累黃奕住逐漸有了自己的小店鋪,自然比當理發(fā)匠強多了。
19世紀20年代初,爪哇的甘蔗種植業(yè)得到發(fā)展,制糖業(yè)也興起了,周邊地區(qū)的也都運往三寶壟銷售,黃奕住敏銳地發(fā)現了這個商機,從此靠經營蔗糖賺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讓黃奕住賺得盆滿缽滿。
1914年夏,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盡管戰(zhàn)火遠離爪哇,但是大部分蔗糖商人擔心歐洲市場問題而采取保守方式,黃奕住以過人的膽識趁機大量收購蔗糖,他的總資產已達300萬印尼盾。
當時3000萬印尼盾是多少錢呢?按照當時的物價100公斤的蔗糖售價是10印尼盾左右,由此不難想象黃奕住當時多有錢,這并不是他的巔峰,而是剛剛起步,此后他的投資涉及多個領域。
1919年,黃奕住不堪荷蘭殖民者的騷擾,帶著2000萬美元回到中國,結束了長達35年的僑居生活,回國后他在距離家鄉(xiāng)南安較勁的廈門定居并投資,購置房屋160座。
1930年,廈門全市房產總投資是760萬左右,黃奕住就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說當時廈門有三分之一是黃奕住的,此外黃奕住投資的還有上海中南銀行,他是控股人,無異于是他自己的銀行。
盡管民國期間銀行多如牛毛,但是能發(fā)現貨幣是只有三家,分別是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和黃奕住控股的上海中南銀行,擁有發(fā)行貨幣的權力,試想黃奕住多有錢,馬云、王健林自然不能比。
黃奕住實現了“達則兼濟天下”的古訓,一次他為母親過生日,他在家門口放一個大木桶,里面堆滿染紅的銀圓,規(guī)定每人可以來拿1塊銀圓,手上沾了紅色粉末就不能再來拿。
許多人甚至渡海來參加壽宴,為的就是拿1塊銀圓,按照物價來算,當時一塊銀圓相當于現在的3000元左右,來者都可以隨便拿,這得散多少錢,現如今哪個首富能做到?
1937年,日寇全面侵華,中國大片領土被蠶食,有人勸黃奕住加入外國國籍,以保護自己的產業(yè),他卻說:“絕不加入外國籍,依賴外人。吾無意時髦。共赴國難,何懼之有?
1945年6月15日,在抗日勝利前夕黃奕住病逝于上海,享年77歲,不能看見日本投降,令黃奕住遺憾不已,他的名字被錄入了《世界商業(yè)名人錄》之中,展現了他傳奇的一生。
責任編輯: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