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不一定非要手術。手術后不一定非要化療,即便要化療,也要小劑量。
非常信服《道德經》里面的兩段話?!把a不足而損有余”?!疤熘览鵁o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癌癥的原因縱然有千差萬別,癌癥的種類有成千上萬但歸納為一句話就是:生命里該有的缺了,不該有的多了。所以要“補不足而損有余”。
而醫(yī)生要做的是盡可能少,而不是多。這就叫做“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而小人之道呢?就是拼命讓你花錢治療,最后人財兩空。
以三個癌癥病人為例。例1,女性,70歲發(fā)現胸腺瘤13×4CM。三家醫(yī)院建議手術。在家里我給小劑量化療一個月。以后長期使用高密度食譜優(yōu)先法,至今10年,健康如初。例2,男,因白血病在醫(yī)院化療10天。然后回家高密度食譜優(yōu)先法食療,至今已8年,雖然白細胞一直在25萬左右,但生命質量非常好,80歲了在家啥都能干。例3,女,55歲,一年前子宮內膜癌手術全切。病理檢查發(fā)現p53基因突變,癌癥轉移或再發(fā)幾率較常人高8倍。沒有化療,現在家里用艾灸、藥膳,高密度食譜優(yōu)先法、陽光下運動治療,每個月進行一次體檢,至今未復發(fā)。
近些年,我對所有的癌癥病人都用道德經里面的這兩句話來作為我的行為指導。對癌癥病變一定要“損有余”。對患者的生命一定要“補不足”。對醫(yī)生而言,手段盡可能少,“圣人之道,為而不爭”。因為癌癥的發(fā)生是“天之道”。
責任編輯:向陽